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经信要闻 > 省内经信要闻

“强省”之问:安徽为什么能?

发布日期:2023-10-30 16:31 来源: 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辑:经信委站点管理员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2023年3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为什么是这“七个强省”?安徽凭什么能建设强省?

■ 当前,安徽发展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加快建设“七个强省”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有前景,更有清晰的路径和宏伟的蓝图。

■ 创新、教育、人才“黄金三角链”,为安徽铺就了一条通往强省的坚固通道。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的关键路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的最大机遇、最大红利、最大势能。文化、生态为强省建设提供了“天然禀赋”。

■ 强省之路,既是争当“顶流”的过程,也是将大势、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过程。

9月底,安徽合肥,盛大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再次聚集了全球目光。

虽说着不同的语言、方言,来访的中外嘉宾们,都给出一致的评价:“安徽真是片好地方”。

“每次来安徽,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发展成就令世人惊叹。”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说。

这里,是一片钟灵之地。区位得天独厚,人才灿若星河,人文底蕴深厚,山水优美秀丽。

然而,这片“好地方”,曾经“存在感”不强,发展不温不火,是全国经济发展梯队里的“小透明、中不溜”。

多少年来,“强省之梦”一直萦绕在千百万安徽人的脑海。

一年又一年。安徽,如同一个上进的学生在倔强地埋头追赶。

如今,安徽变了。

它正奔向那个安徽人心心念念的梦想——

“强省”。

“七个强省” 民之所盼

安徽的强省定位,与强国目标中的科技、教育、人才、文化、制造、农业等都完全吻合

曾经的安徽,寂寞而透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地人一提安徽,除了“农业”“黄山”“保姆”“民工”,几乎想不到什么关键词。

“形象”二字,也一度是安徽人心底的“隐痛”。

那痛处的尽头,是走南闯北的安徽人内心深藏的自卑与尴尬,是在外地被问及“你是哪里人”后对刻板印象的担心和忧虑,更是对家乡“富强起来”那些抑制不住的期待与希望。

大家心底都有同一个问号,都有一样的心愿:

“安徽什么时候能成为强省”?

倔强、勤奋而又聪明的安徽人,憋着一股劲,不信这个邪。

为了这个“强省梦”,历届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在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用“蝶变”来形容。

经济总量上,1952年安徽生产总值仅为22.9亿元,2009年突破1万亿元,2014年突破2万亿元,2018年突破3万亿元,2022年超过4.5万亿元。

但这些,还不够。低调上进的安徽人没有“小富即安”,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经济强省之间尚有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时代的风,吹向了江淮大地。

今年7月26日,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这场意义重大的会议,提出安徽发展的新目标——“七个强省”。

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人们此时会冒出新的问号:为什么是这“七个强省”?安徽凭什么能建设成强省?

这就要从中央精神和安徽的基础、优势、环境、机遇说起。

从中央精神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13个强国目标。安徽的强省定位,与强国目标中的科技、教育、人才、文化、制造、农业等都完全吻合。因此,“强省蓝图”与“强国目标”的统一,是地方对中央精神的坚决贯彻。

再看我国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也与“七个强省”的目标一一对应或交相融合。

此外,安徽“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即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如安徽发展的“总纲”和“蓝图”,成为“七个强省”目标的重要依据。

从安徽发展实际看,“安徽发展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这是安徽省委提出的论断,精准地概括了安徽发展的阶段特征。

什么是“厚积薄发之势”?安徽的发展成果不是“突然冒出来、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一路埋头追赶时,积累的强大动能,已在当前一段时间开始显现,不但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还在区域发展格局、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即“积累的已经或将要爆发了”。

什么是“动能强劲之势”?安徽有科技创新活跃、产业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五大优势,这些优势是冲刺强省的扎实“底子”,即“手握一把好牌”。

什么是“大有可为之势”?安徽享有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是唯一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覆盖的省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发展格局都给了安徽加速发展的广阔空间,可谓“时代眷顾、机会多多”。

什么是“上升期、关键期”?所谓“上升期”即安徽正在走上坡路,已经在一条向前向上向好的轨道上了;所谓“关键期”即在区域竞争激烈的当前,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徽此时要时不我待地加速奔跑。

人们或许还记得,安徽省委曾经提出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目标,“五大安徽”和“七个强省”是什么关系?“七个强省”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冲锋”,体现了安徽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一以贯之的发展决心。

可以说,安徽建设“七个强省”,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有前景,更有清晰的路径和宏伟的蓝图。

“黄金三角” “链”通未来

教育与人才成就了安徽,也是安徽的“养人”环境和教育资源为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舞台

今年4月12日21时,合肥科学岛,这夜有大事发生。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获重大成果,在第122254次实验中,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那一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和科研人员们振臂高呼,激动地流下眼泪。

在此之前,科研人员们已经熬夜超过一周时间。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反映了安徽这座省份对于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坚持与执着。

众所周知,原始创新是枯燥的、“烧钱”的、慢热的,但这也是创新体系里的“地基”。

“地基打得牢,大厦才能建得高”。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安徽,能“死磕”原始创新,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是一种深谙科技发展规律的定力。

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到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安徽的坚持,不断获得回报。

正是这种倔强,安徽坚定选择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然,这种“倔强”不仅于此,安徽人既执着又灵活,他们在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中,致力实现“从0到1”到“从1到100”的飞跃。

理论上看,基础研究距应用端太远,这么长的创新链,要产业应用、走进市场,是要等到“猴年马月”?

安徽采取的办法是:“沿途下蛋”。

通过技术对接市场,让重大基础研究的衍生成果走向应用端、快速市场化。

下出来的“蛋”,既能“反哺”研发端,又能在市场应用中发现新需求,培育出新产业。

比如,大科学装置就下了不少“金蛋”。“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力”。

光是衍生的“蛋”,就已令人惊艳,而在创新的上游,安徽的各类创新要素更是动能充沛——

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人才总量突破1100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领域持续“并跑”“领跑”,动态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等打破国外垄断。

有一句话,最能概括安徽打造“科技强省”的特点:过去靠创新“起家”,现在靠创新“发家”。

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教育的滋养。

20世纪的最后一年,在掀起“出国深造热”的那个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一名26岁的年轻博士抛开“出国还是留在国内”的烦恼,继续着他的研究。

这名青年博士,有个伟大的理想:让计算机像人一样开口说话。

这位“理工男”肯定怎么也想不到,在24年后的今天,他关于“让机器能听会说”的理想不仅完全实现,甚至推出的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备受热捧。今年8月15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2.0发布会的线上直播收看人数超过了3000万。

他叫刘庆峰,科大讯飞董事长。

安徽,是刘庆峰的传奇式圆梦的“发家之地”和“发展福地”。

安徽是“养人”的。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22年,安徽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到74.2%,全省净流入大学生24万名,均创下历史新高,110万名农民工回流。

这个曾经的劳务输出大省,如今连续三年实现户籍外出人口净回流。

今年9月29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合肥分享了一个“小秘密”:“今年,在合肥,和智能电动汽车相关的岗位是热度最高的,比第二名要高一倍以上,说明人才在不断流入。”

安徽的高校院所为科技创新贡献了“生力军”。其中“最亮的星”,要数高端人才的重要摇篮——中国科大。

1970年中国科大外迁,安徽省会合肥以“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的态度,吸纳了这所国内顶尖高校。如今的中国科大以不断的创新催化安徽的发展蝶变。

现在的安徽明确提出,将一如既往地秉持“怎么支持科大都不为过”的理念,全力当好中国科大的“后勤部长”。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原话。

是教育与人才成就了安徽,也是安徽的“养人”环境和教育资源为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舞台。这种“三位一体”的多向奔赴,共同造就了创新、教育、人才的“黄金三角链”。

正是这条“链”,为安徽铺就了一条通往强省的坚固通道。

“转”出生产力 “转”出新天地

产业,就像经济的“脊梁”,一旦挺起来,发展的“腰杆子”就能硬起来

1997年3月,在荒滩野地之间,奇瑞发动机厂房第一根柱子立了起来。

但随后与英国人的合作中,奇瑞人逐渐发现“寄人篱下”的弊端,经过痛苦抉择,这个“草根班底”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单干!

20多年后,当初的奇瑞人也许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奇瑞成为中国汽车出口“一哥”,连续20年成为中国乘用车品牌出口冠军。

在巴西,许多警车都是奇瑞车,甚至连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访问巴西时,坐的礼宾车也是奇瑞的。

更令人扬眉吐气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超车”后,中国车企与欧美老牌车企的技术输出模式呈现“反转”——

以往是外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合资建燃油车生产基地,中国车企依托外国技术,生产外国品牌汽车,而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外国车企投资中国车企,在国内设研发和制造中心,依托中国技术实现新能源转型。

今年4月,国际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这将成为大众在德国以外最大的采购和研发中心。

“安徽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端技术研发基地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对安徽给予高度评价,并坦言安徽及省会合肥在大众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战略角色。

从寄人篱下,到独立自主,再到借梯登高,最后输出技术,今非昔比的变化,令人感慨。

梳理历史的脉络,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逆袭的根源。

看这条长长的汽车产业链:

安徽拥有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江淮、长安、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建立了整车、发动机、车身、底盘等全产业链体系,构建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主导方向的“一链三线”战略布局。

如今,安徽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

现代产业体系中,“现代”最为关键,就是要切准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地发展产业。

说到底,就两个字——转型。

2013年,安徽全省用电大户集中于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高能耗行业;到了2023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为主的新兴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如今的安徽,“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目前,正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

工业在“转”,农业也在“转”。

再看安徽一产。传统农业大省,发展农业不外乎种田、卖粮,挣个辛苦钱。

这种传统模式,规模虽大,但附加值上不去。

如今,安徽换了新“打法”:仍然种植、养殖,但把“头”和“尾”连起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做好“增值”文章。

在位于休宁县的黄山皖新徽三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内,经过冷冻保鲜、解冻、清理、恒温发酵、腌制等几十个环节后,一份臭鳜鱼预制菜制作而成。

预制菜是“农头工尾”的典型代表,有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在黄山,仅仅是臭鳜鱼产业,相关企业已近50家,带动就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值约45亿元。

在亳州,金沙河面业、五得利集团等一批知名粮食加工企业落户,带动113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向优质粮食产区和加工园区集聚,亳州小麦年加工能力达到了450万吨。

产业化发展起来了,附加值更高了。目前,安徽正“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

产业,就像经济的“脊梁”,一旦挺起来,发展的“腰杆子”就能硬起来。

“转”出生产力,“转”出新天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安徽打造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的关键路径。

外则“东风”正盛 内有“禀赋”优良

如果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沿海刮来的东风”,是安徽的“外部利好”,那么文化、生态是安徽内在的“天然禀赋”

去年,一个短视频在网上火了: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的一个小伙在家拍照,居然拍到了南京紫峰大厦。

原来,这个皖东小镇距南京实在太近:离南京北站6公里,距南京江北新区11公里。

如果你在汊河镇转一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地“苏A”牌照的车特别多。

当地人说,这些车主要么是在汊河生活的南京人;要么是在南京工作的汊河人,在南京上的车牌。

当地人调侃说,看车牌猜不出司机哪里人,和他说话也猜不出来,因为两地方言也很接近,都喜欢说“莱斯”(意为很好)。

何止是汊河与南京,在皖北苏北“老铁”之间的对话,也常常令人“傻傻分不清楚”。

尤其是淮北与徐州,两地人员来往密切,方言也几乎相通,三句话不离“管、管、管”(意为“行、行、行”)。

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这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分不开的纽带,更是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但对于安徽,意义更甚。

经历“旁听生”“插班生”后,2018年,安徽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变成“正式生”,有了更多和“学霸”们切磋交流的机会。

从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到结对合作帮扶,再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便捷共享,安徽正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持续受益、获得红利。

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活水能“注”进来。皖北能依托人口红利优势,承接沪苏浙的产业转移,本地人口不用外出打工,能就近就业,落户的外地企业也能增加税收、盘活经济。

产业的嵌合度较高,手能“握得更紧”。因为有着完善健全的汽车产业链,安徽能成为长三角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分工协作的关键一环。

依托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安徽能与沪苏浙高校院所实现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每年大量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已成为长三角的“粮袋子”“菜篮子”“大厨房”。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是安徽的最大机遇、最大红利、最大势能,也必然能成为安徽驰骋“强省之路”的“东风”与“快车”。

如果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沿海刮来的东风”,是安徽的“外部利好”,那么文化、生态就是安徽内在的“天然禀赋”。

安徽好山好水、山清水秀,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四大生态廊道,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巢湖“最好名片”加速呈现。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安徽突出“双招双引”“培育壮大”两大路径,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光伏产业集群、先进环保产业集群、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综合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区”的打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胜势。

文化方面,安徽更是底蕴深厚。安徽连南接北,淮河文化、长江文化、徽州文化等在这里碰撞演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明积淀,让安徽成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复兴地。以中华美食豆腐、中国“文房四宝”、地方戏曲黄梅戏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艺术文化;从当年小岗村的“红手印”,到如今生态补偿、林长制、城市生命线等,铸就了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文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等国内顶尖高校院所及其科研成果孕育出的崇尚科技创新的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交相融合,正成为打造“文化强省”的坚实底座。

外则东风正盛,内则禀赋优良。强省之路,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大势有为 胜势有望

如今的安徽,享有大势、占有优势,只要识势、顺势、借势,再扬优势、补劣势,一定能取得胜势

建设强省,安徽为什么能?

那是因为一个“势”字——

大势与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多次对做好安徽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把舵领航。

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关于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这些重要讲话,阐释了新时代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深刻指明了安徽发展的优势所在、机遇所在、动力所在、使命所在、任务所在。

大势还体现在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上。

看国内,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启,“中国梦”为省域的振兴崛起塑造了环境条件与现实基础,“强省梦”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澎湃动力。因此,我们才得以在这个时代,乘着强国复兴的巍巍巨轮扬帆远航。

看国际,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给了安徽“大展身手”的机会和“勇闯天涯”的舞台,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作为重要节点的安徽,有了迈向全球、连接世界的更广空间和更大机遇。

从优势上看,一辈又一辈勤劳聪慧的安徽人积攒的“家当”正不断壮大,在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中,正要呈现厚积薄发的蝶变之势。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新路”怎么理解?怎么实现“七个强省”?

全会专门提出了十一条重点任务。这些任务,涵盖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也包括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农村、教育、文化、人才、生态等,既是“七个强省”的实现路径,也是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具体路线图、任务书。

以科技创新为例,全会提出“坚持将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旗帜性抓手,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上展现更大作为”。

意思就是安徽要把创新当作打造强省的“关键武器”,继续向“天花板”冲刺,力当创新“顶流”,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劈波斩浪。

如今的安徽,享有大势、占有优势,只要识势、顺势、借势,再扬优势、补劣势,一定能取得胜势。

强省之路,既是争当“顶流”的过程,也是将大势、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过程。

回顾过去,我们看到千千万万安徽人眼神里流淌着的不甘与期盼。

放眼明天,我们更看到安徽蓬勃发展的巨大潜能以及龙腾虎跃的光明前景。

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说:

“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

在这个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接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