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659/202207-00001 信息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2-07-11 发布日期: 2022-07-11 15:03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市经信局2022年上半年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市经信局2022年上半年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来源:宿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7-11 15:03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07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经信局聚焦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目标,扎实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运行平稳。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皖北第2位。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3%,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3%,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全市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户。

(二)产业优化势能加强。制定《宿州市制造业提质增量扩效“2321”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绿色食品暨农产品加工、轻纺鞋服2个超千亿元产业和高端装备暨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家居建材3个超500亿元产业。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未变,表现出较强韧性,增速高于全市。1-5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3%,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贡献率59.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泗县智能农机装备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宿州高新区航空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分别获批。

(三)数字赋能提速增效。出台《宿州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宿州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绿色食品、绿色家居、梨产业、纺织服装、制鞋五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预计8月底前,绿色家居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正式建成运营。出台《宿州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有序推进软件园建设,宿州云谷软件园、宿州市数智云创软件园挂牌成立。2022年4月份,我市被省政府评为全省3个“2021年度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之一。我市雪龙纤维高性能生物基棉纤维材料5G智能工厂获评省级智能工厂,绿洲森工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新宇药业等6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四)亩均效益评价深入实施。印发《宿州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实施意见》,目前,全市各县区、园区均制定评价方案,已完成初评价,开始公示。尤其是宿马园区先行先试,在市级文件出台后率先完成规上及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并出台差异化政策兑现,利用“亩均英雄贷”对低效闲置土地烂尾项目进行盘活,成效明显,先进做法被安徽经济报头版刊发,引领我市工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

(五)助企纾困扎实推进。出台《宿州市贯彻安徽省<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若干政策和举措>实施细则》,从加强企业水、电、气服务保障,加大降本减负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12个方面为企业纾难解困。完成2022年度制造强省、制造强市专项政策资金申报,我市31个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财政资金支持2944万元,制造强市政策兑现3663.5万元。每月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企业家接待日,实施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机制,顶格办理企业反映诉求。

二、存在问题

工业经济总量不大,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结构升级不快,企业转型意愿不强。工业园区能级不高,园区支撑作用不大。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紧盯“保七争五”目标,聚焦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等核心指标,科学分析研判,做好跟踪指导。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月调度,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

(二)切实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推行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发挥改革牵引作用和土地容积率指标倒逼作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评价全覆盖。深入贯彻《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及我市“2321”行动计划,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壮大。

(三)增强项目建设和“双招双引”力度。以做大做强首位产业,深入实施“1525”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每年建成一批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的好项目。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重大政策利好,瞄准高端装备暨智能制造、轻纺鞋服两个产业链,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五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落实落细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5G产业,推动“皖企登云”提质扩面,培育一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